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书籍
同系列图书
相关图书

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16)

书   名: 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16)
英 文 名: ANNUAL DEVELOPMENT REPORT ON GUANGZHOU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AFEGUARDING (2016)
作   者:  宋俊华蔺敞黄艳
I S B N: 978-7-5201-0127-1
丛 书 名: 非物质文化遗产蓝皮书
关 键 词:  旅游开发 文化遗产日 非遗保护 广州模式 广州非遗

中文摘要

广州是一座拥有2200多年建城史的文化名城,在漫长岁月里,广州人民创造了丰富的活态文化并传承至今,形成了珍贵而独具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年来,全球化和现代化浪潮使我国原有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原本属于生活组成部分的非遗正逐渐远离大众视野。尤其是身为开放先行地的广州,在经济腾飞的同时,在文化上却日益饱受西方强势文化侵蚀与同质化威胁,此种形势下,对非遗的抢救和保护变得刻不容缓。在全国非遗保护运动兴起之时,广州如何采取科学举措应对“文化沙漠”的危机,能否走出一条因地制宜的区域性保护道路,可否形成先进经验对全国其他地区产生引领作用,都成为时代赋予广州非遗保护工作的历史使命。

2006年,广州正式启动了非遗保护工作。随后十年间,广州市建立了专门的非遗保护机构,制定了《广州市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岭南文化工作方案》等全市性的指导文件,启动了《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法》制定工作,举行了两次全市非遗大普查,认定了五批市级非遗项目和四批市级非遗传承人,收集与完善了各类档案资料,积极组织国内外展示宣传活动,认定并建设了两批传承基地,动员了更多的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广州非遗的传承传播中,并且学术研究、出版成果丰硕,逐步建立起“广州模式”。当然,广州市非遗保护工作受限于经费较少、人才不足和体制机制尚不完备等现状,也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

本报告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总报告”对广州市2006~2016年非遗保护工作进行了回顾与总结,提出其中的工作重点、难点和未来趋势;第二部分“热点问题”针对“文化遗产日”实践、“进校园”模式、公益培训实践、海上丝绸之路与广州非遗结合等问题进行了讨论;第三部分“专题研究”以广州地铁集团、广药集团、越秀区广府文化生态保护区、沙湾古镇为具体个案,研究讨论了广州市非遗保护的社会力量参与、生产性保护实践、整体性保护、实践旅游开发实践等问题;第四部分“国际经验借鉴”将视野面向国际,讨论日韩、欧美地区的非遗保护模式,并对其中的优秀经验进行借鉴;第五部分“大事记”记录了广州非遗十年历程中的重要事件。

2015年是非遗保护工作从“抢救保护、建章立制”的基础工作阶段转入“提高保护传承水平”的纵深发展阶段的过渡年份。保护工作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今后,深化“广州模式”,让更多人共享非遗保护成果,让非遗重回大众生活,仍待继续努力。

<<
>>

文章列表

总报告

热点问题

专题研究

国际经验分析

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