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21) | ||||
英 文 名: | ANNUAL DEVELOPMENT REPORT ON CHINES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AFEGUARDING (2021) | ||||
作 者: | 宋俊华 | ||||
I S B N: | 978-7-5201-9528-7 | ||||
丛 书 名: | 非物质文化遗产蓝皮书 | ||||
关 键 词: |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遗保护 非遗传播 |
全书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总报告。总报告《社会转型与非遗保护的新使命》指出,2020年既是我国“十三五”规划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又是谋划“十四五”规划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开启之年。在这一背景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工作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出现了一些挫折,但是整体而言仍可圈可点。2020年我国持续推动遗产项目申报并列入国际与国内名录体系,完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法规体系,探索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路径,强化非遗保护资金使用导向,引导非遗向数字文化产业发展,促进非遗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非遗在助力脱贫攻坚和防疫抗疫中发挥着积极作用,非遗传播与交流方式创新日趋多元,非遗学术研究热点叠出,非遗学科化已成共识。非遗保护呈现三大趋势:非遗保护与国家战略将深度融合;非遗保护将加快推动学科发展,赋能中国特色非遗理论建设;非遗保护将持续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构建共建共享的文化生态链。
第二部分为七个专题报告。民间文学专题报告认为非遗资源转化的重要性正在日益突显。传统音乐专题报告认为非遗保护在理论研究、校园传承、社会传承、社会传播、创新发展等五个方面向纵深发展。传统戏剧专题报告指出,传统戏剧要在“守正创新”的基础上厘清不同语境下“传统戏剧”概念的适用范围,重建地方戏文化生态,丰富、探索传统戏剧的传播途径和展演方式,真正做到“还戏于民”。曲艺专题报告指出,随着“互联网+曲艺”融合的不断加深,网络曲艺社群的凝聚力不断加强,曲艺观赏行为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数字化传播呈现出巨大潜力,但也面临传承主体转型困难、版权纠纷等问题。传统美术专题报告认为,伴随非遗保护从项目保护向系统性保护的转化,传统美术正在向新美学、新业态、新文化空间和新消费市场转向,在现代生活中应用愈加广泛。传统技艺专题报告指出,随着短视频等互联网手段的广泛使用,非遗传播流量与数据背后新老问题仍需重视。民俗专题报告认为,民俗非遗的资源化和利用程度不断提高,“非遗+旅游”成为民俗非遗保护利用的重要热点,但在民俗非遗旅游中如何平衡好非遗各利益方的关系仍是有待讨论的话题。
第三部分为五个年度热点话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科技融合》指出,非遗数字化与科技融合发展出多元化数字传承与保护模式。这虽然会进一步加剧传承人失语的困境,增加非遗孤立化风险和价值体系变迁的挑战,但是通过树立正确的保护理念、完善保障体制机制、促进新技术研发与实践、培养跨学科专业人才和提升传承人素养等措施,能发挥数字技术的优势,实现非遗的“数字化生存”。《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实践和学术成果——兼谈粤剧研修研习培训》以粤剧为案例,指出研培方式和内容的选择、研培教师的挑选应以研培对象的需求为导向,切实服务研培项目的保护与传承实践。《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经验与发展对策研究》认为七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但也存在保护资金来源渠道单一、专业保护人才缺乏的问题,需要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加强与社会力量的合作。《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制度新论》从“对话形式”的角度,观照我国非遗名录制度,认为我国遗产化进程是受嬗变中的非遗保护理念影响的,由一系列法律法规构成的权威遗产话语所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制度化实践;认为建立非遗清单弥补由“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所主导的关于遗产项目“地方性”的内部对话方式的缺失,将助力我国非遗实践的深入。《论非遗学科化的理论建构与发展路径》认为通过系统性的学理思考和理论建构,学术界形成“非遗是学科”“非遗是交叉学科”“非遗是急需建设的新兴学科”的学术共识,随着“全面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国家战略的实施,非遗学科化建设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时期。
第四部分为2020年非遗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