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中韩关系的不确定性因素及其战略应对

    • 作者:门洪华 刘笑阳出版日期:2018年06月
    • 报告大小:1.53MB
    • 报告字数:11593 字所属丛书:
    • 所属图书:中国-东北亚国家年鉴(2018)

    摘要

    1992年建交以来,中韩关系在近25年间实现了全方位、跨越式发展,巨大合作潜力得以充分发挥,为两国和两国人民带来重要利益,为维护地区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中韩高层交往频繁,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深化;中国是韩国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和进口来源国,自由贸易协定的积极效应正在显现;两国人员往来步入“1000万+”时代,密切交往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中韩伙伴关系的深化与拓展也为半岛局势的总体稳定和东亚地区的多边合作注入了积极能量。与此同时,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需要共同呵护。由于中韩关系本身的非对称性特点,双边互惠关系更趋于常态。换言之,双方在合作中交换的是基于国家利益的“大致对等的价值”,故而单边行为对双边关系的影响更具敏感性。这一特点在2016年表现得尤为明显,使其成为中韩关系发生重大转折的一年,起因是“萨德”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限度与效用难题。战略伙伴关系在“应然”维 <<
    >>
    作者简介
    门洪华:作者门洪华系同济大学同济特聘教授,
    刘笑阳:刘笑阳系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