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中国退耕还林政策发展历程(1998~2013年)

    摘要

    虽然退耕还林政策在1999年开始正式试点,但我国关于退耕还林工程的探索最早可以追溯到1949年晋西北行政公署发布的《保护与发展林木业暂行条例(草案)》,在该条例中我国第一次正式提到退耕还林。关于退耕还林的发展历程,不同学者根据不同标准有不同的梳理,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号召动员阶段(1949~1998年);试点示范阶段(1999~2001年);工程建设阶段(2002~2006年);成果巩固阶段(2007至今)(李晓峰,2005;罗春,2005)。在号召动员阶段又有学者将其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以营造商品用材林为主(1949~1977年);第二个时期以营造经济林为主(1978~1982年);第三个时期进入以营造生态经济林为主的退耕还林新时期(1983~1988年)(冯道,2002)。由于号召动员阶段属于自发阶段,复耕严重,政府的支持力度有限,退耕规模不大,本书对该阶段不做重点讨论。退耕还林工程的推进历程伴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演变而发展,所以本研究重点梳理1998年以后退耕还林政策的发展与工程推进的相关内容。 <<
    >>
    作者简介
    钟兴菊:1985年生于重庆,社会学博士,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环境社会学、社会政策及社会工作。在《公共管理学报》、《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中国地质大学学报》、《中国青年研究》等刊物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主持多项课题,包括国家社科(青年)基金、民政部和重庆市等项目。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