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孔子“《春秋》教”及其启示

    • 作者:李燕出版日期:2018年06月
    • 报告大小:1.21MB
    • 报告字数:8611 字所属丛书:
    • 所属图书:21世纪全球历史教育的发展与挑战

    摘要

    历史教育的传统在我国源远流长[1]。而提及历史教育,“孔子与《春秋》”便似乎是我们始终无法绕过的一个重要话题。孟子称《春秋》“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并引孔子之言曰:“其义则丘窃取之矣。”[2]后世更有学者将孔子视为“中国史学之父”,认为他所作《春秋》乃是“中国正式第一部历史书”[3]。无论人们对此有无争议,孔子行《春秋》之教一事却难以被抹杀,而其思想源头则可追溯至上古三代的史鉴意识。《春秋》体现的儒家观念、书法义例奠定了传统史学的基调,并对当今的中学历史教育具有重要启示。 <<
    >>
    作者简介
    李燕:李燕,北京教育学院教师教育人文学院讲师。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