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上市公司运用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效应

    摘要

    为了规避因利率、汇率、价格等不可预见的波动给企业带来的风险,衍生金融工具应运而生。从诞生至今,衍生金融工具以令人惊讶的速度蓬勃发展,不但显著地提高了整个金融市场的经营效率和活力,也成为企业规避未来风险的有力武器。然而,衍生金融工具是一把“双刃剑”,它虽然有利于企业规避由于不确定性而产生的利率、汇率、价格等波动所带来的风险,但衍生金融工具的虚拟性、杠杆性、复杂性也可能使企业陷入巨大的风险之中。尤其是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让中国企业也难独善其身,部分企业在金融衍生品交易中损失惨重。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企业运用衍生金融工具的效果判断就显得非常重要:如果运用衍生金融工具可以达到预定的理想效果,中国在企业层面研究具体运用策略,以让衍生金融工具在降低企业风险、提高企业价值方面发挥独特作用才有必要;在监管层面研究相关的监管规则将企业风险控制在能够接受的范围内令其健康发展的政策目标才有依据;金融市场设计者研究如何有次序地逐步推进中国衍生金融工具创新,满足各类投资主体的需求才有支撑。因此,对上市公司运用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效应实证研究,实际上是上述工作的逻辑支点。

    <<
    >>
    作者简介
    马施:管理学博士,中国注册会计师、高级会计师,现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会计信息披露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近年来,在《审计研究》、《财经理论与实践》、《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期刊发表论文近20篇,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以及其他省部级项目10余项。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