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及稳定性的影响

    • 作者:邹晓梅出版日期:2018年06月
    • 报告大小:807.86KB
    • 报告字数:32063 字所属丛书:
    • 所属图书:资产证券化与影子银行

    摘要

    美国一直是全球范围内资产证券化的先行者,也是全球最大的资产证券化市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资产证券化市场逐渐发展壮大,各种类型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然而,2007年至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反映出监管缺位前提下资产证券化过度发展可能造成的风险。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范围内开始对资产证券化的功能与风险进行全面而深刻的反思,美国出台的《多德-弗兰克法案》就是一例。在本章,我们将利用美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证券化数据和财务数据分析资产证券化活动强度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与稳定性的影响,包括影响方向、机制以及金融危机前后的变化。回答清楚这些问题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美国的资产证券化实践,也有助于中国资产证券化的监管者与参与者深化对其相关认识,进而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

    <<
    >>
    作者简介
    邹晓梅:经济学博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投资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系国际金融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固定资产投资形势、投融资体制和政策、金融市场、对外投资等。在《世界经济》《国际金融研究》《金融评论》等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先后参与多项省部级课题研究。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