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家庭财产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

    早在公元前,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就意识到了财产与政治权力之间的关系,认为财产的平衡和权力的平衡是一致的,如果出现财产占有的不平等,那么拥有财产者必然会掌握权力。法国政治社会学家托克维尔提出,财富积累是一切行为的动力(Tocqueville,1840)。财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纵观人类历史,任何一个有阶级结构的社会都只有少数人掌握绝大部分资本和资源,如奴隶社会时期的奴隶主、封建社会时期的地主阶级、资本主义社会的资产阶级,这些权力的掌控者是当时社会形态下财富的占有者。统治阶级试图通过一切统治工具维持对财富的绝对占有,而被统治阶层却只能维持基本的生存。历朝历代社会矛盾的激化直至最后王朝被推翻、新王朝建立,财富分布的极度不均衡可能不是最根本的原因,但一定是主要的经济原因。

    在封建社会以前,尽管财富分布不平等是既成事实,但社会整体生产力低下,经济资源分配问题并没有成为社会大众关注的中心,人们真正地开始关注财富分配始于工业革命的兴起。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技术快速革新,社会生产效率迅速提高,生产资料的占有者——资产阶级迅速积累了巨额资产(Clark,2008;Piketty,2014),少数人掌握着社会绝大部分财富,而广大工人阶级则在生存的边缘线挣扎。这一时期,文学创作者、艺术家、学术研究者开始从各个方面刻画财富分布的极度不均衡。以巴尔扎克、雨果为代表的文学家通过一部部小说刻画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尖锐矛盾和贫富悬殊,描述了下层人民生活的“悲惨世界”,也展现了人们在贫富悬殊的社会中如何进行婚姻匹配。这一时期财富差距的扩大也催生了学术研究,以马克思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政治学家看到了工人阶级的处境,总结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积累规律,提出“资产阶级资本无限积累”的观点(Piketty,2014)。

    <<
    >>
    作者简介
    靳永爱:(1987~ ),湖北恩施人。分别于2010年、2012年和2015年获得中国人民大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2013年9月至2015年2月在美国密歇根大学人口研究中心做访问学者。现为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讲师,研究方向为:家庭、生育、财富不平等。目前在研的项目有: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妇女生育水平及其决定因素研究”,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研究基地项目“北京市家庭财富分布及其对养老政策的启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家庭转变研究”子项目“家庭结构转变对妇女儿童的影响”。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