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我国劳动生产率变动及结构特征

    摘要

    在全要素生产率和劳均资本推动下,我国劳动生产率呈长期不断上升趋势,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增速有所放缓。从产业看,按产业结构变化分解,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主要受鲍莫尔效应和纯生产率效应的影响,贡献率分别为51。63%、45。82%。从地区看,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生产率增长要快于中西部内陆地区;地区间劳动生产率水平差距呈扩大趋势,但增速差距逐步收敛,条件收敛现象在东部沿海地区十分明显,促进收敛的因素主要是资本形成、工业化城镇化、政府和国企改革、对外开放、科技进步、市场化、基础设施完善等。从所有制看,劳动生产率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外资企业、国有企业、私营企业、集体企业、港澳台企业,内资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要明显快于外资企业,其中又以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两者的改善幅度最大;不同所有制劳动生产率存在高低差异的原因是,国有企业集中于劳动生产率较高的能源类和公用事业类行业,外资企业则以高附加值的成品和半成品类的子行业为主,而私营企业主要分布于竞争性较强的成品和半成品类与基础材料类的子行业。同一行业,外资企业劳动生产率总体上要比内资企业高,且生产率分布更为均衡;国有企业劳动生产率两极分化较严重,低效率的国有企业数量较多。

    <<
    >>
    作者简介
    张长春: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生导师,世界银行项目专家,国家开发银行特聘专家。长期从事投融资政策、宏观经济政策研究,长期参与国家投融资政策、宏观经济政策等方面的文件起草、政策咨询和政策解读工作。著有《稳定与增长》《政府投资的管理体制》《投资调控的若干问题研究》《调整优化投资结构研究》等多部专著。
    徐文舸: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杜月: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