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当社会理性面对个人理性时——对深圳“禁摩限电”的思考

    摘要

    3月21日,深圳开始史上最严厉的“禁摩限电”集中整治行动,并取得初步成效。然而,随着整治行动的开展,《致深圳:轻点,你的市民疼》《深圳究竟发什么疯》等指责深圳针对弱势群体粗暴执法的文章开始在网络、微信圈疯传。那么,一场为城市和市民好的“禁摩限电”整治行动,缘何让一向以率先改革而著称的深圳陷入舆论旋涡之中呢?

    两年前,深圳大学平静而成功地实现了校园内“禁摩限电”。其做法是:放假前通知同学们,学校新学期将实施“禁摩限电”;学校将协助同学们处理不要的电动车,或免费帮助其寄回老家;校园电动巴士在新学期将全面通行。当然,深圳大学成功“禁摩限电”有其特殊性:大学的主体是学生,遵守校规校纪的约束是既硬性又比较容易操作的;学生使用电摩目的单纯,只是代步工具,没有经济用途。所以,只要供给使用成本低于从前的可替代品,就不会有利权争议和情绪对立。

    <<
    >>
    作者简介
    陶一桃:陶一桃,时任深圳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