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自然人如何成为社会公民?——以卢梭自然教育思想中的“感受力”问题为中心

    • 作者:李志龙出版日期:2018年05月
    • 报告大小:1.36MB
    • 报告字数:31764 字所属丛书:
    • 所属图书:应用伦理研究(2018年第1期...

    摘要

    卢梭在《爱弥儿》中强调自然教育,通过批判传统教育和对爱弥儿的具体教育,卢梭不断丰富其“自然”概念的内涵。“自然”和“社会”并不分裂,卢梭所谓的自然教育,其核心问题是自然人如何成为社会公民。如此,“感受力”就成为自然教育的核心内涵。无论是“自然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要落实于具体的教育实践,卢梭强调孩子的亲身实践而非教师的理论传授,而这一过程必然奠基于“感受力”。

    <<
    >>
    作者简介
    李志龙: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