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机构管理改革的深化

    摘要

    2003~2007年,中国扶贫基金会以“深化改革、再次创业”为指导方针,继续推进和深化了机构管理改革。“深化改革、再次创业”方针是在2000~2002年改革启动时期的成果和产生的新矛盾、新问题基础上,为了突破机构发展的瓶颈而提出的。2000~2002年改革启动时期的主要成果是实现了“去行政化”体制改革,进行了内部管理架构初建;结束了“泛扶贫”,建立了“品牌项目”发展模式。由此带来机构在管理和运作上全面、深刻的变化并取得初步的成效。在机构的内部管理架构改革上,按分工职能型管理模式进行了机构和部门的设置,在运行的过程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随着项目的增多和筹资复杂程度的提升,尤其是管理范围的扩大,这种机构设置遇到了项目职能与人力资源管理、资金筹集、财务管理等公共职能不能适应的尖锐冲突,碰到了新一轮项目整合与专业技术职能分化的冲突,这些冲突导致了管理水平停滞、决策滞后及管理低效等诸多问题。因此进一步改革和调整势在必行。作为机构管理运作掌控者的秘书长何道峰很早就发现了这个问题。2002年下半年,他发动秘书处和部门负责人就如何解决机构管理运作中的矛盾和问题进行了讨论和互动交流。2002年底,何道峰秘书长在总结大家意见的基础上,拟定了名为“深化改革、再次创业”的机构下一步改革与发展方案。该方案对下一时期基金会的机构设置、制度建设、能力提升和人事安排重新进行了全面规划和行动部署。2003年3月召开的中国扶贫基金会第四届三次理事会批准了秘书处提出的机构深化改革方案,确立了2003~2007年中国扶贫基金会“深化改革、再次创业”的机构发展总方针,使机构走向了管理的专业化和科学化,进而推动了机构业务活动的健康、飞速发展,实现了机构的腾飞。 <<
    >>
    作者简介
    刘文奎:中国扶贫基金会执行副理事长、中国扶贫基金会秘书长。曾就职于国务院扶贫办中国西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任主任助理、副主任。2001年加入中国扶贫基金会,先后主管筹款、项目管理等工作;历任秘书长助理、副秘书长、常务副秘书长、秘书长。作为机构管理班子的主要成员之一,亲历并参与了中国扶贫基金会的改革、发展和壮大的全过程。
    何道峰:中国扶贫基金会前执行会长,中和农信小额信贷创始人,前董事长。历任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国务院扶贫办中国西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主任、研究员。1999年起以志愿者身份加入中国扶贫基金会,历任中国扶贫基金会秘书长、副会长、执行会长。作为机构领导班子的主要成员之一,主导了中国扶贫基金会改革、发展和壮大的全过程。
    王行最:中国扶贫基金会专职副会长。曾就职于农业部国际合作司、农业部中国欧共体农业技术中心、国务院扶贫办外资项目管理中心,任首席翻译、副处长、处长等职。2001年调入中国扶贫基金会工作,历任副秘书长、常务副秘书长、秘书长、专职副会长。作为机构管理班子的主要成员之一,亲历并参与主导了中国扶贫基金会改革、发展和壮大的全过程。
    杨青海:中国扶贫基金会创会员工,亲历了中国扶贫基金会从创立、发展到改革、壮大的全过程,历任项目开发部主任、母婴平安项目部主任、秘书长助理、副秘书长等职。
    华克:中国扶贫基金会创会员工,亲历了该基金会从创立、发展到改革、壮大的全过程;历任中国扶贫基金会办公室主任、行政人力法规部主任、资讯监测研究部主任等职。
    柏铮:中国扶贫基金会资深员工,亲历了该基金会改革、壮大的全过程;历任中国扶贫基金会小额信贷部主任、综合项目部主任、资讯监测部主任等职。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