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中国社会,社会中间阶层正在兴起,其数量持续增长。大量的媒体报道、市场分析报告和学者专家的论述,对这个群体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描述和分析,“中等收入群体”、“中产阶级”、“中间阶层”、“中产阶层”等成为民众所熟悉的词,媒体和学者也热衷于对此进行讨论。然而,迄今为止,不论是学者专家还是社会公众,都未能对中国中间阶层或中等收入群体的概念达成一致意见。到底什么样的人算是中间阶层或中等收入群体?成为中间阶层或中等收入群体要达到哪些基本条件?目前到底有多少人是中间阶层或中等收入群体?这似乎是一个辩解不清但又必须进行解答的问题。在国内学术界,有关中间阶层或中等收入群体的讨论往往与中产阶级一词联系在一起,然而,中产阶级这个词语是舶来品,无论是20世纪早期中国社会学者和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家论著中所提及的中产阶级或中间阶级,还是改革开放以来各领域中国学者及大众媒体热议的中产阶级或中产阶层,都源自西方相关理论文献。因此,要针对中国现实给出中国中间阶层或中等收入群体的明确定义,需要认真分析西方已有文献定义中产阶级的各种取向,以及中国学者对其的理解与应用。本文介绍了目前国际上(主要是西方学者)流行的中产阶级概念界定的主要取向,分析了不同取向中产阶级定义的研究目的和结论,探讨了相关取向的中产阶级定义在中国当前社会经济情境下的内涵和效果,重点比较了当前比较流行的社会学与经济学取向的中产阶级概念及其划分标准,期望对明确界定中国的中等收入群体和中间阶层提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