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我国信访法治的发展

    摘要

    在历经大众动员型信访、平反冤情型信访和社会安定型信访近七十年的历史变迁之后,法治型信访的路线图日益清晰。2017年,我国信访法治事业在加快立法进程、优化信访机制和重塑信访理念等三个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新时代信访法治的发展有赖于信访观念的变迁和制度的定位。在中国迈向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应当坚持信访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辅助性”定位。在此前提之下,应当承认信访功能“二元结构”的客观存在,即作为民意表达、政治参与的信访和作为权利救济、矛盾化解的信访。就未来信访法治化的发展前景而言,必须处理好传统与现代、局部与整体、封闭与开放三组基础性关系。

    <<
    >>
    作者简介
    章志远:章志远,华东政法大学教授。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