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中国为什么缺少托儿所

    摘要

    继续依靠老人或保姆带孩子的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中国将来急需大量的托儿所。托儿机构的长期缺位,会造成巨大且难以弥补的损失。

    “托儿所”作为一种服务性机构,已经基本从中国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消失。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中国父母即使愿意出高价,也很难找到接受未满三岁孩子的托儿服务。虽然一些幼儿园提供日托服务,但数量有限,而且对小孩入托年龄有严格限制。

    如果夫妻双方在小孩两三岁前都必须参与工作,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两个选项:一是长时间雇用保姆,二是由家中老人来帮助看护。这两个选择过去能勉强满足大多数人的要求。但近年城市保姆价格飞涨,雇用全天看护孩子的高价保姆已经超出了很多城市白领的经济承受能力。

    如果大城市能够引进更多的外来人口甚至像菲佣这样的外劳,那的确可以缓解看护短缺的问题,但目前的各种政策尤其是一线城市严控人口的政策正好与之背道而驰,再加上中国年轻劳动人口快速萎缩,未来的保姆价格只会越来越昂贵。

    <<
    >>
    作者简介
    梁建章:梁建章,携程集团执行董事长、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特邀高级研究员、“人口与未来”网站联合创始人。本文来源于财新网,2017年10月20日。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