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我国已有大批农村劳动力转向了非农产业,但这种转移很不彻底,产生了大量兼业农户。多数转移的劳动力家庭在从事非农产业的同时仍然进行农业生产,这一转变对农业生产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本书认为劳动力转移对农户家庭经营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的“兼业化”,其对农户土地利用的影响又可以区分为“配置效应”、“兼业效应”和“投资效应”三个方面。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经验数据上,上述三种效应都可能存在于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遵循“环境—主体—目标—决策”的分析思路,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力不完全转移和农户兼业化概况,借鉴经典农户经济学理论分析兼业农户的行为逻辑,系统地构建了劳动力不完全转移对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影响的分析框架,分析配置效应、兼业效应、投资效应发生的机制,最后,利用农户数据检验这些效应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