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澜湄合作机制与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

    摘要

    2015年11月12日,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正式成立。作为一项定位准确、务实性强、执行有力的区域合作机制,澜湄合作机制的成立为提升区域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而纵贯中南半岛的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也在规划之中,两者都是所在国家为促进区域发展所建立的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形式,在合作领域上存在一些交叉和重叠。目前来看,澜湄合作机制的发展较为完善和高效,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发展相对滞后。在当前背景下,中国应进一步发挥区域合作的引领作用,在“一带一路”倡议基础上将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与澜湄合作机制建设有机结合,进行整体性规划,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从合作机制层面来说,要加强澜湄合作机制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走廊的协调与对接,在合作领域、项目规划、线路遴选上进行沟通协商,建立健全两者之间的联动和协调体系。另外,加强高层沟通,运用资金、技术优势,帮助各国制定参与区域合作的整体规划和经济发展规划,加强与当地智库、媒体机构的交流,在民众间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在经济走廊建设前期,重点开展政策沟通和风险评估方面的研究,积极推进以铁路、公路、水陆、电网建设为主的“早期收获”项目,形成良好的示范和带动效应。加强广西和云南的合作,共同开展战略性、前沿问题研究,争取国家资金、政策支持,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园建设方面取长补短,实现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与澜湄合作机制的良性互动,使经济走廊建设取得进一步突破,推动中国-东盟互利合作。

    <<
    >>
    作者简介
    卢光盛:卢光盛,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