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话题结构在对外汉语初级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从20世纪60年代末至今,国内一直有不少对汉语话题结构的研究。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对现代汉语话题结构在第二语言习得方面的应用的研究,研究普遍认为将话题研究引入对外汉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可作为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革新的重要方面。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相关研究认为,汉语口语课的重点应在于话语功能及交际能力的培养,而不在于语法,而把话题结构引入教学可以淡化语法的地位。

    本文肯定汉语属话题优先型语言这一观点,并将话题定义为出现在句法结构中某个特定位置的词语,还具有话语功能性质。汉语话题的特点包括:主话题,也可存在次话题、次次话题等;充当话题的成分多样;话题给话语提供了起点、提供了语义相关性方面的索引、为后面的述题部分提供了语域。从话题的关系语义的角度分类,汉语话题可分为论元共指性话题、语域式话题、分裂式话题、拷贝式话题、分句式话题五类。在对当前较具代表性的初级口语入门教材《汉语口语速成·入门篇》(上)中各类话题、话题标记等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讨论了在对外汉语初级口语教学中应用汉语话题结构的具体问题:如何将论元共指性话题用以帮助掌握名词性主谓句;如何运用语域式话题的特点来帮助学习名词谓语句与汉语存在句;领格语域式话题如何帮助对外汉语初学者理解定中短语“的”字省略背景语域式话题的教学、分裂式话题的教学、拷贝式话题的教学;次话题、次次话题在对外汉语初级口语教学中的运用;如何运用话题标记增强语感。

    据此,本文总结出了“话题教学法”,具体包括表格法、纸条法、语境法及句子扩充法。话题教学法淡化了语法教学,更注重语感的培养,便于学生掌握如主谓谓句等较难理解的、成分较复杂的句子。但话题教学法不能应用于整个汉语口语教学,也不能完全取代语法教学,而且对教师的要求较高。后续研究方面,本文认为,可以以不同类型的话题为线索编写汉语话题口语教材,话题教学法也可以应用在对外汉语阅读教学中。

    <<
    >>
    作者简介
    黄凯莹:2012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
    李静峰: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