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 1
  • 2
  • 3

基于公平原则的区域配额调整

摘要

本报告基于公平原则的视角,从人均公平性和地区发展的公平性两个维度对我国区域的碳排放权配额进行了分配。以人均公平性来分配碳排放权配额,可细分为绝对公平和相对公平。绝对公平不仅考虑了每个个体都有权利公平地享有对等的碳排放空间,也考虑了历史排放因素,使得人口较多、经济不发达地区的碳排放权配额较充裕,这一部分富余的碳排放权配额可以出售给人口较少、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从而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相对公平体现每个人分配的配额是相等的,没有考虑历史排放责任,使得人口相对较多、经济发达地区分配得相对较多;相反,人口较少、经济不发达地区分配得较少。以地区发展的公平性来分配碳排放权配额,可细分为绝对公平和相对公平。绝对公平体现历史累计碳排放密度均等化,使得发达的地区未来的碳排放权配额较低、相对贫穷的地区未来的碳排放权配额较高,这充分考虑了落后地区的未来发展问题。相对公平体现碳排放密度均等化,没有考虑历史排放责任。不同的分配视角其分配结果会很大的差异,这取决于对不同原则内涵的诠释和解读。

作者简介
刘习平:经济学博士,现湖北经济学院讲师,碳排放权交易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研究人员。近年来,主要从事资源环境经济方面的研究,主持了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一项,湖北经济学院青年基金项目一项,华中科技大学创新基金项目一项,参与了国家社科基金和省部级课题四项。在《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国际贸易问题》《经济评论》《城市问题》等权威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多篇,以副主编身份出版《碳排放权交易概论》一部,参编著作和教材三部,2013年获全国区域经济学年会论文三等奖。
苗壮:硕士生导师,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大气污染治理、农村环境治理。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