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三江源生态保护的人类福利及其补偿(1993~2017)

    摘要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牧户的文化水平相对比较低,使牧户的生计能力及各种参与环境政策制定和参与的能力受到严重的制约,且受牧户长期以来的生活习惯的制约以及生态环境知识缺乏的影响,导致对生态保护的行为响应基本上是在政府主导下的被动式服从。因此,在三江源生态保护计划实施过程中,牧户不仅在生计和能力的制约下难以实现生态保护的主动响应和参与,使得三江源自然保护的效果受到影响;更在生态保护过程中牧户的权益受限和福利受损,严重制约了牧户的个体发展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并成为阻碍三江源区域生态、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瓶颈,建立高效、合理、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已成为该区域的环境管理和社会经济管理政策及现实的迫切需要,也是通过调整受益者、保护者和区域及政府等相关利益主体的环境利益及经济分配关系,确保当地牧户的福利水平得到改善,并激励他们自发、主动地参与生态保护计划,确保三江源区域自然生态环境得到恢复—牧户的福利得到改善—区域可持续发展良性循环的关键途径。 <<
    >>
    作者简介
    李惠梅:1980年5月生,青海大通人。管理学博士。青海民族大学生态环境与资源学院副教授,青海省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研究所负责人。研究方向为土地资源经济与管理、环境与资源经济、生态经济、福利经济学、生态保护与管理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并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1项,主持并完成教育部春晖计划项目2项,主持青海省科协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参与重大哲学与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参与省级课题2项,参与省级横向课题2项。在《生态学报》《生态环境学报》《资源科学》《地理科学进展》《干旱区研究》《环境科学》等国内知名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第一作者)。相关研究成果获得青海省西宁市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一等奖、青海民族大学一等奖(第一作者)等多项科研奖励。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