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的研究者在建立和验证概念的原型结构时,侧重于强调原型对认知过程的影响,借以考察原型的优势加工效应,进而确定概念结构。但他们较少关注概念原型与行为之间的联系,未能从“原型对行为的影响”着手,考察行为指标的变化来验证以原型为基础的认知机制。在亲社会行为的研究领域,关于概念以及概念原型和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也较少被论及。实际上,考察概念原型的启动对行为意图甚至真实行为表现的影响不但可以为概念原型的合理性提供行为层面上的证据,而且可以帮助研究者从概念的自动化加工层面上探索亲社会行为的心理发生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