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我国亲社会行为机制的实证研究(2007~2016)

    摘要

    以往的研究者在建立和验证概念的原型结构时,侧重于强调原型对认知过程的影响,借以考察原型的优势加工效应,进而确定概念结构。但他们较少关注概念原型与行为之间的联系,未能从“原型对行为的影响”着手,考察行为指标的变化来验证以原型为基础的认知机制。在亲社会行为的研究领域,关于概念以及概念原型和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也较少被论及。实际上,考察概念原型的启动对行为意图甚至真实行为表现的影响不但可以为概念原型的合理性提供行为层面上的证据,而且可以帮助研究者从概念的自动化加工层面上探索亲社会行为的心理发生机制。 <<
    >>
    作者简介
    张庆鹏:男,1982生,山西吕梁人,201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获教育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任教,同时在广州市社会工作研究中心担任研究人员。任中国社会心理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为广州市社会科学联合会2016年“羊城青年学人”资助对象、第四届广州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优秀人才培养对象。主要研究领域:文化与社会心理学、青少年社会心理发展与亲社会行为塑造、青少年社会工作和青少年社区服务。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