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两会”要更好地发挥议题创制功能

    • 作者:杨雪冬出版日期:2017年11月
    • 报告大小:695.09KB
    • 报告字数:1197 字所属丛书:
    • 所属图书:制度运行的逻辑

    摘要

    核心是提高代表委员的履职意识和能力。改革和完善代表委员的产生机制和退出机制,无疑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这项改革需要过程,但是其他改革可以配套跟进;加强代表委员的履职培训;鼓励代表委员调研,加强与选区界别联系;加强闭会期间的代表活动;减少代表委员的数量,改善代表委员的结构等。所有这些改革都要指向:代表委员身份不仅是政治荣誉,更是实际工作;不是政治特权,更是政治责任;发言不仅是赞美附议,更是批评倡导。 <<
    >>
    作者简介
    杨雪冬:河北省涞源县人。先后毕业于南开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一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全球化、中国地方政治、政治学理论。 现为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兼职教授。出版有《全球化:西方理论前沿》(专著)、《市场发育、社会生长和公共权力构建:以县为微观分析单位》(专著)、《全球化》(专著)、《风险社会与秩序重建》(专著)、《全球化与社会主义的想象力》(主编)、《地方的复兴:中国地方治理改革30年》(主编)等多部著作。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