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作为问题的国家形象

    摘要

    迄今为止,并没有关于国家形象的约定俗成的定义,由于各个研究者的立场、视角及出发点不同,以至于不同的定义之间有着非常大的差异性。我们需要回到为什么要研究国家形象,如何从不同的维度看待国家形象这两个基本问题上,继而去探讨行之有效的国家形象跨文化建构与传播路径。本文认为,国家形象的研究有着不同的面向,如果仅仅聚焦某一个维度或某一个面向进行思考,以抗争为方式的国家形象的跨文化传播策略在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尽管它也带来了异域公众关于中国“文化殖民”、“对外征服”的想象,但至少为中国身份从沉默者到对话者的转变铺平了道路。至此,中国的国家形象经过了由沉默者到抗争者的转变,接下来的任务是实现由抗争者到对话者的转变。本文将就这一系列问题做具体论述。 <<
    >>
    作者简介
    孙祥飞:博士,华东政法大学传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政治传播、新媒体与网络舆情等。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