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记者访谈 警惕中等收入陷阱,合理调整收入分配

    • 作者:蔡昉出版日期:2011年09月
    • 报告大小:522.65KB
    • 报告字数:3867 字所属丛书:影响力书系
    • 所属图书:超越人口红利

    摘要

    当前劳动力从农业和农村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仍然存在着制度性障碍,需要尽快解决。转移到城市就业并被统计为城市常住人口的农民工及其家属,并没有获得城市户口,没有获得均等的公共服务,剩余劳动力转移乃至劳动力供给的潜力,远没有充分发挥。因此,通过改革进一步清除劳动力流动的制度障碍,特别是将那些目前缺乏迁移意愿和能力的40岁以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吸引到本省的非农产业中就业,目前仍然有巨大的劳动力供给可以挖掘,使资源重新配置效率能继续为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作出贡献。科技创新领域需要继续加大投入,中国政府在技术创新领域的介入十分广泛,投入规模和比重都很大,这本来是中国科技赶超的优势所在。但是,政府却并不必然了解技术的适用性。很容易产生政府主导的、超越发展阶段的科技全面赶超,导致后发优势的过早丧失。实际上,人们经常说的中国技术应用率偏低的现状,恰恰就是这种科技政策与实际应用领域之间矛盾的表现。总之,中国已经进入了中等收入阶段,在“十二五”期间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挑战,我国要转向生产率驱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在政策选择上一方面要有利于增长方式的转型,另一方面也要与当前阶段的资源禀赋特征相适应,防止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
    >>
    作者简介
    蔡昉: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学博士。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十四五”国家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 长期从事中国经济问题研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劳动经济学、人口经济学、中国经济改革与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和贫困,以及“三农”问题的理论和政策等。著有《读懂中国经济》《从人口红利到改革红利》《四十不惑: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经验分享》等,发表学术论文和理论文章数百篇。获中国出版政府图书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中华人口奖、中国发展百人奖、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等。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