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刘易斯转折点的判断,是2007年被记者炒作出来的,实际上其提出的时间还要早得多。虽然大多数同行都持相反的意见,但我始终正面做研究,不与人辩论。原因是持反对意见的人基本没有做同样分析,他们提出的都是观点和判断。没有严肃的数据工作,讨论就不能建立在可辩的基础上。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和亚洲开发银行,专门召开了以刘易斯转折点为主题的研讨会,主要是组织力量批评我的观点。不管怎样,这也足以证明这个判断对于研究中国经济和亚太经济都是至关重要的。按照刘易斯的定义,转折点并不意味着劳动力绝对不足,而是不再能够在工资不变的条件下雇到需要的劳动力了。按照这个定义并根据我们现在的观察,我建议在政策研究中不要再怀疑这个结论。至于学术界,研究的性质是求异存同,随便大家争论。刘易斯转折点到来与否,在政策上是有意义的。我当时提出刘易斯转折点的到来,绝没有低估就业重要性的意图,只是着眼于提出三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第一,工资的上涨必然加快;第二,工资关系要发生剧烈变化;第三,发展方式转变迫在眉睫。现在问题越来越明显了,我不在乎谁对谁错,但是,希望引起决策部门对相关现象的关注,特别是运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律来应对。不赞成刘易斯转折点到来的政策制定者,担心的是人们因此对现实中的就业压力掉以轻心。我很理解,但是,事实越来越证明,承认刘易斯转折点到来只会把观察问题的思路放得更宽,不会使任何人得出就业工作不再重要的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