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环渤海区域旅游合作问题研究

    • 作者:葛立成 聂献忠出版日期:2009年02月
    • 报告大小:9.66MB
    • 报告字数:19259 字所属丛书:浙江系列
    • 所属图书:区域旅游合作

    摘要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发展逐步呈现出由南向北梯次推进的总体态势,环渤海地区也成为继珠江三角洲区域和长江三角洲区域后中国又一具有巨大潜力的经济开发区。虽然环渤海地区较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尚存很大差距,但由于其雄厚的经济基础及在环渤海区域地缘政治、经济中的地位,使其发展前景广阔。作为高度依赖社会经济发展的旅游业,环渤海经济区的崛起和繁荣为环渤海旅游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环渤海旅游区的形成则是在规模经济与比较优势的双重驱动下,顺应经济一体化、区域化的发展潮流而形成的“旅游经济圈”。环渤海地区旅游合作的加强和区域旅游协作组织的出现是环渤海旅游区形成的重要标志和必然产物。环渤海旅游区以旅游中心城市为主体,依托区域内自然、经济、文化、交通和区位条件合理配置旅游产业要素而形成的环形旅游地域综合体,其空间范围主要涉及北京、天津与河北东部地区、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随着中国旅游业的飞速发展,环渤海地区作为中国重点旅游区域之一,虽然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相比其旅游合作还很不充分,但区域旅游合作的基础环境日趋成熟,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潜力拓展空间很大。因此,为加快环渤海区域旅游业实现由数量型扩张向效益型转变发展,构建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旅游区,必须加强区域间广泛的旅游合作,以实现旅游经济的快速、持续和健康发展。

    <<
    >>
    作者简介
    葛立成:1956年生,研究员,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委委员,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浙江民营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浙江理工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浙江省生产力学会副会长,浙江省当代史学会副会长,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在《中国工业经济》、《财贸经济》、《世界经济译丛》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约百篇、译文十余篇,论著有《市场化进程中的制度创新》、《现代旅游经济》等,译著有《交易成本经济学》、《无法预料的后果》等,编著有《浙江区域经济系列研究丛书》和《浙江蓝皮书(经济卷)》等。
    聂献忠: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副所长,研究员。1972年生,安徽潜山人,理学博士,1999年起一直任职于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任浙江省旅游经济协会理事、浙江省旅游标准化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区域经济研究会会员。目前,主要从事区域经济、旅游经济方面的研究。主要论著有《现代城市旅游业经营》,编著《新旅游:走进浙江工农业》等。1995年起先后在《自然资源学报》、《地理科学》、《商业研究》、《生产力研究》等杂志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4篇。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