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社会和谐稳定认识的影响因素分析

    • 作者:李培林 陈光金 张翼 李炜出版日期:2008年08月
    • 报告大小:1.05MB
    • 报告字数:61926 字所属丛书:
    • 所属图书:中国社会和谐稳定报告

    摘要

    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组成的空前巨大的社会变迁,在近30年的时间里集中发生在中国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这使不同区域、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代、不同教育水平、不同收入水平和收入来源的人群,对涉及社会稳定的各种问题,在认识上产生了程度不同的差异,给这些问题的解决增加了难度。准确把握这些差异,理解影响人们的相关社会认知、感受和态度形成的因素,是全面把握与和谐稳定相关的社会心态和舆情的需要。本文基于前文描述的与社会和谐稳定相关的主要社会认知、态度和感受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从中寻找这些认知、态度和感受的影响因素。 <<
    >>
    作者简介
    李培林: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学部委员,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发展社会学、组织社会学、工业社会学。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留学人员先进个人、“四个一批”人才、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等称号。主要研究成果:《村落的终结》(专著)、《社会结构转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社会学分析》(专著)、《和谐社会十讲》(专著)、《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专著)、《转型中的中国企业:国有企业组织创新论》(合著)、《新社会结构的生长点》(合著)、《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问题研究》(合著)、《国有企业社会成本分析》(合著)、《中国社会发展报告》(主编)、《中国新时期阶级阶层报告》(主编)等。
    张翼:中国人民银行扬州市中心支行副科长、经济师。
    陈光金:
    李炜: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