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参与全球化:平衡与失衡

    • 作者:蔡昉出版日期:2008年10月
    • 报告大小:760.25KB
    • 报告字数:16859 字所属丛书:
    • 所属图书:刘易斯转折点

    摘要

    中国二元经济发展的特殊之处在于,其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举世瞩目的深度对外开放,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尽管大多数观察者都承认,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赢家,但对这个开放实践也有相当多的疑虑和疑惑。这种态度来源于两个关注点。

    第一,由于一方面是以美国为代表的长期的经常项目和财政“双赤字”,另一方面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经济体和新兴市场经济体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表现出所谓全球经济失衡,成为世界经济的一个不稳定因素。因此,中国是否会在这个失衡中身受其害,成为一个关注的问题。

    第二,即使中国参与其中的全球化过程是可持续的,但是,中国从中究竟能够获益多少,特别是普通劳动者能否获益,也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从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验看,全球化无疑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窗口。与此同时,从正面的角度,我们可以观察到中国经济从中的获益,并且这个收益完全可以从普通劳动者身上看到。但是,以美国次贷危机为象征,全球经济失衡的确品尝到了自己种下的苦果。在这个危机中,中国经济也未能完全幸免于难。此外,随着生产要素相对丰裕程度的变化,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一个新的调整时期。如何在这个全球经济失衡的背景之下,完成中国经济从单纯依赖投入,到更多地依靠生产率的提高实现可持续增长,需要通过正确判断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失衡中的地位和走向,选择恰当的调整战略与调整途径。 <<

    >>
    作者简介
    蔡昉: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学博士。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十四五”国家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 长期从事中国经济问题研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劳动经济学、人口经济学、中国经济改革与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和贫困,以及“三农”问题的理论和政策等。著有《读懂中国经济》《从人口红利到改革红利》《四十不惑: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经验分享》等,发表学术论文和理论文章数百篇。获中国出版政府图书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中华人口奖、中国发展百人奖、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等。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