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转折点与宏观经济周期

    • 作者:蔡昉出版日期:2008年10月
    • 报告大小:969.22KB
    • 报告字数:13700 字所属丛书:
    • 所属图书:刘易斯转折点

    摘要

    在显示出进入刘易斯转折点的迹象后,从2007年开始,中国经济进入又一轮宏观调控时期。既有别于典型的二元经济发展阶段,又不同于典型的新古典式的市场经济阶段,在这个特殊转折期间,宏观经济周期有其特殊性,相应的政策手段运用也应该具有新的特色。刘易斯转折点背景下的宏观经济周期,既是新的阶段性问题的大展示,也是对政府调控能力和政策的一个考验。

    在2008年“两会”期间,《金融时报》的记者向温家宝总理提问:中国是否打算放缓经济的增长,甚至冒增加失业的风险,去应对通货膨胀压力?温总理的回答是,我们必须在经济发展和抑制通货膨胀之间找出一个平衡点,及时、灵活地采取对策,并且把握宏观调控的节奏、方向和力度,使经济既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又能解决大约一千万的就业人口问题,还能有效地抑制通货膨胀。

    这种寻求经济增长(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平衡的努力,在宏观经济学中,被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概括为一条曲线,表现为一个在两者之间的替代抉择关系(英文中叫trade-off)。值得注意的是,温总理的这段话没有被翻译为“替代抉择”,而是被直译为“平衡”(balance)。诚然,替代抉择是一个经济学术语,译员未必习惯使用之,但是,选择平衡这个用语,实际上更反映我们所要达到的目标,即不是要在非此即彼的条件下,选择到底是要多一点通货膨胀,少一点失业,还是多一点失业,少一点通货膨胀,而是要达到尽可能好的平衡。

    这个平衡有可能达到吗?答案是肯定的。例如,在不同时期的美国经济中,就既出现过高通货膨胀与高失业并存的“滞胀”,也出现过低通货膨胀与低失业同时存在的平衡。也就是说,在实施政策手段取得宏观经济稳定的过程中,不是非得进行替代抉择,而是能够取得平衡。怎样才能达到这种平衡,特别是面对刘易斯转折点的情况下,如何处理变化了的宏观经济周期现象,是本章所要探讨的主题。 <<

    >>
    作者简介
    蔡昉: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学博士。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十四五”国家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 长期从事中国经济问题研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劳动经济学、人口经济学、中国经济改革与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和贫困,以及“三农”问题的理论和政策等。著有《读懂中国经济》《从人口红利到改革红利》《四十不惑: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经验分享》等,发表学术论文和理论文章数百篇。获中国出版政府图书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中华人口奖、中国发展百人奖、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等。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