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流动人口的“被歧视感”研究——基于对北京的调查

    摘要

    本文基于一项对北京城中村流动人口的问卷调查数据,从流动人口的主体性特征出发,分析了流动人口在工作中产生“被歧视感”的影响因素。研究结论如下:(1)劳动获得较低、有过被拖欠工资经历等的流动人口更易产生“被歧视感”;(2)劳动保障因素虽然影响显著,但发现签订劳动合同及加入失业保险的流动人口反而易产生“被歧视感”;(3)工作年限越长的流动人口越易产生“被歧视感”,而与本地人交往并不会对“被歧视感”弱化产生显著影响;(4)与电视、书报等传统媒介相比,生活中使用互联网的流动人口不易形成“被歧视感”。可以看出,在北京这样的特大城市,脱离于流动人口自身能力品质的歧视关系依然存在。因此,一方面保障社会报酬的非差别性获得等制度的完善依然重要;另一方面通过改善社会交往关系、使用大众传媒等方式推进流动人口的主体城市融入,是在完善制度之外的消除歧视关系的重要路径。

    <<
    >>
    作者简介
    李升:
    黄造玉: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