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形势与新进展

    摘要

    2017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4月1日雄安新区正式设立,标志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非首都功能疏解已经进入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京津冀协同发展在非首都功能疏解、交通一体化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具体表现为:规划蓝图已经绘就,协同发展迈入新阶段;非首都功能疏解有序推进,“大城市病”有所缓解;交通一体化建设成效显著,“1小时交通圈”正在形成;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大,联防联控机制日益完善;产业转移对接步伐加快,产业空间布局得到优化;创新平台建设稳步推进,创新协同效果显著;公共服务一体化成效显现,地区间差距逐步缩小;市场一体化进程全面提速,要素流动日益频繁。本书通过构建数理模型、运用指数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现状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得出基本判断:在综合发展指数方面,北京总体最强,天津支撑力增长迅猛,河北辐射力快速上升;在协同发展指数方面,京津冀总体协同程度呈上升趋势,生态环境和社会保障是短板;在生态文明指数方面,北京总体最高,天津生态保护水平上升最快,河北资源利用水平最高;在人口发展指数方面,三地人口发展指数有所上升,京津石三足鼎立态势已确立;在企业发展指数方面,北京企业整体实力最强,天津研发转化优势明显,河北商贸物流优势显著。但京津冀协同发展也存在一些症结与障碍,如协调共享体制尚未完全形成,导致区域协同缺乏持续动力;配套政策不完善,导致功能疏解区疏解动力不足;生态保护机制薄弱,导致环境问题缺乏长效管控;产业梯度落差较大,导致产业协同缺乏必要基础;行政主导因素过强,导致优质要素分布不均。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如建立协同发展的制度框架体系和区域协调机制;尽快完善功能及产业疏解的跨区域配套政策;尽快完善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打造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世界级产业集群;重点加强公共服务领域的社会政策对接。

    <<
    >>
    作者简介
    叶堂林:叶堂林,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研究基地执行主任。
    祝合良:祝合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科研处处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潘鹏:潘鹏,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生。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