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摘要

    农业产业化经营,在西方国家也被称为农业一体化或农业综合经营。“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纷纷把农业产业化作为改造农业的主要途径,农工商联合体和农业合作社成为较普遍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我国的农业产业化浪潮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社区合作社,以及差不多同时期的乡镇企业,到农民经纪人、龙头企业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其中的农业产业化,这一过程呈现了复杂但清晰的发展脉络(冯开文,2008)。可以说,在现代农业的背景下,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的农业一体化经营既是一种不容忽视的发展途径,也是一项富有理论和实践价值的重要研究课题。

    本章起到一个统领全文的作用,其结构安排如下:第一节分别从纵、横一体化的角度,比较分析了农业产业化组织的不同交易模式在代理成本、治理成本、交易成本和分配方式上的差异;第二节简要阐述了威廉姆森的交易成本理论对组织问题的研究成果;第三节提出了SSCP分析范式,以及该范式的理论基础、内涵和意义;第四节是本章的基本结论。

    <<
    >>
    作者简介
    刘洁:1983年2月生,管理学博士。现任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经贸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产品贸易与流通、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近年,在《经济经纬》《农村经济》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和参与省部级课题5项, 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