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缅甸人眼中的中国形象

    摘要

    1988年以前,中缅双边关系比较简单,主要是政府间交流,民间往来较少,因此缅甸人对中国人的印象普遍停留在传统历史评价上,如“富有经济头脑、吃苦耐劳、节俭”,比较喜欢中国人,称中国人为“胞波”(同胞兄弟),而称在缅甸的印度人为“格拉”(意为外国人)。据北京大学李谋教授考证,缅语称中国人为“德由”(Tayout),因南诏大理国古称Dai-lion后讹传称之为Tarok。缅甸人将中国与南诏大理混为一谈,这就是今天“德由”一词的由来。也有人认为,元代入缅大军中以突厥族居多,于是缅甸人从那时起用突厥(Turk)泛指中国人,语音演变,于是成了今天的“德由”。又因华侨与缅甸人相处甚笃,且不少华侨在缅甸娶妻生子和睦美好,有了传至今日的缅甸人对华人、华侨的美称“胞波”(PaukPhaw)。早在1813年英人编纂的《缅英词典》中已收入此词条,并说明是缅甸人称华人专用。但从1988年之后的20多年,随着中国公司和公民赴缅和经商人员的增多,鱼龙混杂,素质不一,中国在缅甸人心目中的形象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并且趋于恶化。 <<
    >>
    作者简介
    祝湘辉:云南大学周边外交研究中心、缅甸研究院副研究员,文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当代缅甸政治和历史。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