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

    摘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与当今时代特征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成果。其中,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时代特征、中国实际这三大要素,有机地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之中,贯穿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使我们国家快速发展起来,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起来。”20396896这就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理论意义和指导作用,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成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

    <<
    >>
    作者简介
    罗文东:1967年生,男,四川射洪人,1995年中国人民大学马列研究所毕业,获哲学博士学位,中国社会科学院马研院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部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基本观点研究”课题组主要成员、“当代国际政治”教材编写课题组秘书。兼任中国人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常务理事,中国社科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当代资本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和教学工作,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若干重大问题研究”。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马克思主义研究》《科学社会主义》《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教学与研究》《高校理论战线》等国家级报刊发表论文100余篇。撰写和主编的著作有:《人道主义与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念论》《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理论流派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论》《走向中华民族伟大振兴的崭新道路》等。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