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工理论及其对供给侧改革的解释

    • 作者:任保平出版日期:2016年08月
    • 报告大小:956.08KB
    • 报告字数:11402 字所属丛书:
    • 所属图书:政治经济学报 第6卷

    摘要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方法论基础,形成了分工理论体系。从社会劳动的性质入手研究分工的内涵,系统地考察分工社会组织各个层次的作用,把分工作为商品交换以及市场产生的条件,对分工与制度关系进行了研究。供给侧改革是一种寻求经济新增长、新动力的新思路,通过改善社会生产来促进经济增长。因而供给侧的改革实质是改善和调节分工,形成新的分工体系,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适应,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供给侧的改革不仅为了改善社会分工,而且还强调企业内部分工的改善,需要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结合上进行改革,使国内的生产分工与国际分工相协调。依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工理论,供给侧的改革要以改善社会分工和企业内部的分工,使旧的分工体系向新的分工体系转变,形成新主体、培育新动力、发展新产业为出发点。供给侧改革的目标是促进社会分工的深化,培育新的发展动力。要把消解产能过剩、形成新的分工体系和发展新型产业作为发力点。同时必须建立与供给侧结构改革相适应的措施,以保障供给侧改革的有效实施。

    <<
    >>
    作者简介
    任保平:作者简介:任保平,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