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京津冀区域高校联盟建设研究

    摘要

    作为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重要平台,区域高校联盟不仅是促进三地高等教育资源统筹优化的主要抓手,同时也在首都非核心功能疏解任务中承载着重要的战略价值。京津冀地区高等教育规模大、科类全、结构多样、聚集度高的现状为高校联盟的建立奠定了丰富的资源基础,但也彰显出该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不同于其他区域的特殊性与复杂性。三地高校发展资源的可对接性及协同要素的可移动性,从需求和条件两个层面确立了联盟建设的可行性。区域经济发展和政策支持的显在助力,以及文化融合的隐性优势,则为联盟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在这种发展条件与形势下,三地在一年多时间中,已经自发建立起9个高校联盟,呈现以专业或行业为中心、联盟体规模相对较小、以签署协议的方式确立联盟关系、合作框架涉及面较全等特点。但同时也显露出形式大于内容、主体参与热度不均、组织与行动框架不明晰等突出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源于三地先天不足的发展落差、主体利益多元的复杂关系、地方各谋其政的制度壁垒、顶层设计欠缺且统筹不力等因素。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更好地推进高校联盟战略的实施,京津冀区域亟待组建一个领导小组,遵循两条逻辑主线,构筑三大功能平台,完善四项联动机制,以期将区域高校联盟建设成为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可靠平台。

    <<
    >>
    作者简介
    李旭:李旭,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教育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区域教育比较及教育政策分析。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