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经济特区对中国道路的文化贡献

    • 作者:陶一桃 鲁志国出版日期:2017年02月
    • 报告大小:1.17MB
    • 报告字数:35982 字所属丛书:
    • 所属图书:经济特区与中国道路

    摘要

    我国经济特区自创办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尤以深圳经济特区为最,被中央领导同志誉为“创造了世界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史上的奇迹”(胡锦涛语),称赞“深圳的发展是中国改革的一个代表作,是一个中国奇迹,也是一个世界奇迹”(习近平语)。但是,由于经济特区创办的初衷和重心在于促进经济发展,因此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国内外普遍关注的主要是特区的经济发展成就和经济体制改革,而对特区的文化现状与文化创新,及其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文化贡献则关注和研究不够。事实上,特区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文化的精神动力,特区的经济与文化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并驾齐飞,相辅相成。特区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成就,而且创造了不可忽视的文化成就,显示出令人瞩目的文化创新功能,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世人公认的重要贡献。就文化创新与文化发展而言,深圳特区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对此,人民日报海外版刊发的编辑组专题文章《文化力量续写深圳新的传奇》,做了最准确、最生动的表述:“改革开放30多年来,深圳在创造经济奇迹的同时也创造着文化奇迹,从一个贫瘠的边陲小镇蜕变为‘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和‘设计之都’。如果说‘经济特区’是物质文明的‘中国样板’,那么‘文化深圳’无疑就是精神文明的‘中国样板’。”鉴此,本章论述经济特区对中国现代化的文化贡献主要以深圳特区为范例,希望通过深圳范例由点及面,展现经济特区的文化形象与文化贡献。 <<
    >>
    作者简介
    陶一桃:满族,中国经济特区问题研究专家。1989年于上海财经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师从著名学者胡寄窗先生。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国家社科基金会评专家、南开大学兼职教授;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深圳市国家级学术领军人才;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常务副会长、广东经济学会副会长、广东省《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社科联委员。历任深圳大学经济学系主任,经济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等职,现任深圳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主任,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发展(深圳)研究院院长,深圳大学理论经济学学科带头人、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中西方经济思想与理论研究,研究领域涵盖经济史、经济思想史和制度经济学等。近二十多年来致力于中国改革开放史、中国改革开放思想史、中国经济特区发展史以及中外经济特区、中外自贸区、湾区比较研究,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其代表性著作《中国经济特区史论》被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列入“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35本重点书系之一,入选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并由英国帕斯国际出版公司英文出版发行,2011年该书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主持编撰《中国经济特区发展报告》(蓝皮书)、《中国双创发展报告》(蓝皮书)、《中国“一带一路”与湾区发展报告》(蓝皮书);主编学术集刊《“一带一路”研究》。 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经济特区与中国道路研究”,其成果《经济特区与中国道路》一书入选2016年法兰克福书展,由德国斯普林格出版社出版发行;2017年入选国家“两个工程”项目,由埃及斯福萨法出版社阿拉伯文出版发行;2017年列入俄罗斯科学院涅斯托尔出版社出版计划,俄文出版发行。目前作为首席专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经济特区发展史——1978至2018”。 曾为越南、非洲开发银行、联合国计划开发署、俄罗斯远东地区、南非、卢旺达、巴布亚新几内亚、柬埔寨、印度、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做特区、自贸区发展规划及咨询。
    鲁志国:浙江舟山人,毕业于浙江大学经济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为深圳大学经济学教授,经济学院副院长,理论经济学博士生导师,广东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西方经济学”广东省级教学团队带头人,广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微观经济学”主持人,广东省本科高校经济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广东经济学会理事,深圳市人大常委会计划预算审查监督咨询专家。 长期致力于西方经济、特区经济、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CSSCI、新华网全文转载或索引;出版专著及合作完成学术著作(教材)10余部;科研成果获得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