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我国农业科技培训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

    摘要

    众所周知,现代意义上的农业科技培训产生于欧洲发达国家,在18世纪末各国完成产业革命的同时,欧洲各国的农业科技培训应运而生并且得到蓬勃的发展。首先出现了各种改良农业协会,比如1723年苏格兰就成立了农业知识改进协会,以应对当时出现的贫困与饥饿问题;法国在1761年成立了农学家协会。这些组织通常被认为是早期出现的农业科技培训组织。在1847年的爱尔兰,因马铃薯减产引发大面积饥荒而建立的小型农业咨询机构培训是农业科技培训供给的开端。经过两个多世纪的发展,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建立了完善的农业科技发展体系,尤其是农业科技的培训成为各国将农业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最为重要的手段。比如,美国基本建成以农学院、国家农业推广局、州农业推广站、县农业推广办公室为主体的农业科技培训体系,实现了农业科技发明创造、科技培训与农科教育一体化。我国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开始建立农业科技培训体系,经过60多年的发展与改革创新,逐步实现了农业科技培训体系的完善。 <<
    >>
    作者简介
    王倩: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发展战略与政策、区域经济和生态文明建设。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