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资源的禀赋条件和经济结构的特征来看,中国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是一个劳动力丰富,传统农业部门占显著主导地位的发展中大国。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本国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和有效的利用。在传统农业部门之外更多地提供有效的就业机会,通过教育与培训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和有效的利用,以及资源禀赋优势得以发挥的主要途径。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向工业和非农产业的转移是经济发展的表现和结果。在发展经济学说史上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首次对这一经济转型阶段的动力、机制和转型过程进行了解释。中国大规模的农业劳动力向工业和非农产业的转移始于20世纪80年代,并出现持续的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民工潮”现象。从2004年开始在中国工业化进程较快的珠三角地区首次出现了劳工的短缺,即“民工荒”现象。从“民工潮”到“民工荒”是否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刘易斯拐点”已经出现,这是一个在学术界和政府部门都具有争议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