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阐述了中国对乌干达卫生发展援助的有效性。首先指出了国际援助格局发生变化,中国对非洲援助尚未形成体系与管理。然后从四个方面来评价中国对乌援助的有效性。其一是援助的资源有效性,从最初“雪中送炭”变为“补充”,再变为资源集聚;其二是援助的结构有效性,中国的卫生援助未能进入乌干达医疗卫生体系之中,发挥着“支点”作用,而中国医疗队通过“邻近”发挥影响,同时中国对乌援助的质量发挥了“示范效应”;其三是援助的链接有效性,中国对乌援助在中乌关系上有着“结构洞”的影响,其发展牵动着其他方面的变化,但这个影响正在被稀释,援助更多扮演个人间关系的作用,称为“节点效应”;最后是溢出有效性,中国对乌医疗卫生的援助正引领着后备的领域向乌干达投入,由卫生领域逐渐扩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