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清以后,中国制瓷业格局发生变化。在漳州窑衰落之后,德化青花瓷代之而起并在清代中、晚期走向兴盛。康熙晚期至道光年间应是整个福建青花瓷器生产的全盛时期。[1]以德化为中心,包括永春、安溪、华安、南靖、粤东饶平以及惠来、大埔、潮州等在内的华南地区的众多窑口,在产品特征、纹饰题材、题写名款乃至装烧技术上均体现出共同风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清代外销瓷产区。清代华南地区以德化为中心的青花外销瓷业的兴起与厦门港的崛起密切相关。明朝末年,随着漳州月港、安平港的衰落,厦门港逐渐兴起,并且凭借自身良好的港口优势在清朝初年成为福建南部最大的港口。[2]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随着郑氏海商集团退出政治舞台,清廷宣布停止海禁,在厦门、广州等地设立四大海关。雍正五年(1727年),厦门被辟为福建省通洋正口和全国对台航运的总口,成为清代对外贸易的主要口岸,也被清政府定为往南洋官方贸易的发舶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