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第二节 漳州窑的兴起与早期全球贸易

    摘要

    瓷器的生产和外销往往与特定时期的海外贸易背景及港口变迁有着密切关系。明代中期以后,随着官方势力在海洋的退缩,民间私商活动开始活跃起来。明代晚期漳州月港逐渐成为民间海外贸易活动的中心,月港附近以平和、南靖、广东饶平为生产中心的制瓷业随之兴起。漳州窑的兴烧与海外市场的大量需求有直接关系。地理大发现以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西方殖民势力陆续到达东亚海域,建立基地,逐步开展起早期全球贸易。一般认为漳州窑的始烧年代为嘉靖时期,或与葡萄牙在嘉靖时期以漳州月港、浯屿为贸易据点进行对华走私贸易有关。[1]1557年以后,葡萄牙人以澳门为基地,开始在此开展全球贸易,澳门成为远东地区最大的商品集散地。东非的象牙、犀角,印度的棉织品,东南亚的胡椒等都被运到澳门,以便在广州换取丝绸和瓷器。葡萄牙人还于1543年到达日本,作为中日贸易的主要中介者,大力发展中日贸易。葡萄牙人利用在对日贸易中赚取的白银在广州购 <<
    >>
    关键词:
    作者简介
    刘淼:历史学博士,厦门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福州大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陶瓷考古、海洋考古、宋元考古。在《考古》、《厦门大学学报》和《考古与文物》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先后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福建省社科基金规划项目。
    胡舒扬:厦门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