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第四节 结语

    摘要

    唐、五代时期是我国古代海外贸易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从这一时期开始,中国陶瓷产品开始以商品面貌通过海上路线大量输出。考古证据揭示这一时期的陶瓷产品贸易中更多的是阿拉伯以及东南亚等地商人广泛参与,正如学者所称,“唐代中国的海外贸易主要由蕃商蕃舶来华进行”[1],没有更多直接的考古证据证明中国商人势力在南海的活动,可能当时中国商人更多的进行的是对朝鲜、日本等地的商贸活动。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商人势力的真正崛起是在之后的宋元时期。国外学者通过沉船资料研究中国的越洋海运时也得出类似的结论,“中国陶瓷、铁器以及丝绸等物产在第一个千年的晚期被海外强烈需求,但是中国人却依赖外国船只进行贸易。到8世纪时,中国人开始对船体进行改进以航行到邻近国家进行直接贸易,但至少要到12世纪,强大的中国帆船才开始出现”。[2] <<
    >>
    关键词:
    作者简介
    刘淼:历史学博士,厦门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福州大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陶瓷考古、海洋考古、宋元考古。在《考古》、《厦门大学学报》和《考古与文物》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先后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福建省社科基金规划项目。
    胡舒扬:厦门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