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结论 后冷战时期美湄关系的动因、成效及影响分析

    摘要

    本文从国家利益和安全威胁认定两大视角展开研究,得出:后冷战时期美国与湄公河流域国家关系随着美国的全球战略重点的变化而变化。美国对湄公河流域国家的政策,经历了冷战结束初期对湄公河流域国家的忽视到2009年以来非常重视的演变过程;美国与湄公河流域国家的多边关系也经历了冷战结束初期的冷淡到2009年以后的迅速发展阶段。2009年是一个重要时间节点,在此之后美国的战略重点转移到亚太地区,所以美湄关系进展快速。同时本文认为:冷战结束后的美湄关系是随着美国亚太战略的变化而转变的,经历了从长期冷淡到骤然升温的过程。双边关系是美湄关系的重点,多边关系逐渐成熟。奥巴马政府时期,美湄关系经历了从双边到多边的转变,军事合作是首要,经济合作是重点。美湄关系推动了地区合作进程,也对地区的安全和稳定产生了负面影响。对中国周边外交政策和“一带一路”倡议产生了负面影响,但是这些影响是有限的。由于时间和研究能力有限,故对于如何消除美湄关系对中国的负面影响方面,本文认为未来有研究的可能和必要,并且可以探讨中美在该地区是否存在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
    作者简介
    尹君:尹君 云南大学周边外交中心特约研究员,国际关系专业博士,昆明学院讲师,复旦大学访问学者,东南亚国际问题研究方向。先后参与多项国家、省级研究项目,发表论文数篇。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