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中国生态城市建设

    摘要

    介绍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历程,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模式与经验,包括综合型、资源型、滨海型、旅游型生态城市建设模式。生态城市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的意义,在于推动城市规划与建设,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在城市建设中践行科学发展观,促进“两型”社会建设。针对生态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
    >>
    作者简介
    傅娆:傅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曾参与浙江省舟山生态市建设规划、桐乡生态市建设规划、平湖生态市建设规划的研究与起草工作。
    陈洪波:陈洪波,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博士。研究领域包括环境经济学、排放交易与碳市场(CDM)、生态城市。
    潘家华:潘家华,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欧洲气候论坛理事、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副会长、浙江等省生态省建设活动顾问等。研究领域包括环境经济学、全球变化与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等。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撰写专著4部,主编大型国际综合评估报告和论文集3部,译著1部。先后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一等奖(论文)和二等奖(专著),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主持多项生态建设规划。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