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从乌托邦到好社会——西方现代社会建设理念的演变

    摘要

    社会建设对于正在全面崛起的中国显得尤为迫切。本文以西方社会建设理论为基础。并首先追溯了西方“社会的发现”的历史背景。特别是现代性方案展开以来对于社会的理性化和浪漫化想象。接着分析了“极权政治”和“自我调节的市场体系”两种乌托邦对于西方社会乃至人类文明的破坏性作用。最后概述了当代西方学者有关“好社会”的主张。摒弃“总体社会”的意象、立足于经验现实的结构性限制来建构和谐美好社会,可以说是目前西方学界正在达成的共识。我们认为在各种“好社会”的纲领中,如何提升和扩充社会资本成为关键,而振兴和重建形式多样的“共同体”则是普遍认可的途径。

    <<
    >>
    作者简介
    成伯清:成伯清,江苏省南通市人,生于1966年,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主任,教授。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