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流动儿童与城市社会融合研究结论与展望

    • 作者:王毅杰 高燕出版日期:2010年05月
    • 报告大小:777.24KB
    • 报告字数:12196 字所属丛书:
    • 所属图书:流动儿童与城市社会融合

    摘要

    总体上,流动儿童与城市社会的融合处于困境之中,其内部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分化;流动儿童的城市社会交往,遵循情境中文化建构的逻辑,表现出独有的特点;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具有多维度和动态性特征,其身份认定更为模糊;影响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因素,按照其生活的情境,可划分为城市社区、家庭、学校,它们对流动儿童社会融合具有一定的解释力。 <<
    >>
    作者简介
    高燕:河海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主要从事农村社会学、项目社会评价等领域的研究。曾主编《社会学概论》及《社会研究方法》,主持和参与多个省部级研究课题以及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资助的研究项目。发表农村社会学领域研究论文多篇。
    王毅杰:(1973~),男,山西万荣人,社会学博士,2004~2007年在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目前为河海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主要从事农村社会学、社会研究方法等领域的研究。主持过国家社科基金“流动儿童与城市社会的融合”、国家博士后基金“大坝建设项目社会评价研究”、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流动儿童基础教育公平研究”、团中央规划课题“青年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现状及其对策”、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家庭背景与高等教育机会获得”。在《社会学研究》、《江苏社会科学》、《社会科学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曾获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2003年、2005年)、省高校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006年)、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优秀论文奖(2006年、2008年)。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