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文化认同作为一个复合词,是由主流文化和认同这两个概念组合而成。所谓主流文化,通常是指在一个国家和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并起主导作用的文化。而认同的内涵则相对复杂,大体而言,作为一个概念,其被认为最早是由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提出来的。此后,作为一个心理学名词,认同被广泛运用于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和文化心理学的研究中,并逐渐发展出基于特定关系性前提的自我认同、社会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等。在此基础上,不少学者对认同进行了分析,哈贝马斯认为,在社会交往的双向互动中,“达到理解的目标是导向某种认同。认同归于相互理解、共享知识、彼此信任、两相符合的主观际相互依存”;涂尔干认为,认同是集体意识的一种,是将共同体中不同个体团结起来的内聚力;泰勒认为,“认同是人们应当对之忠实的东西”,是“某种给予我们根本方向感的东西所规定的,事实上是复杂的和多层次的”;而亨廷顿则认为,“任何层面上的认同(个人的、部族的、种族的和文明的)只能在与‘其他’——与其他的人、部落、种族或文明——的关系中来界定”。此外,根据张海洋的研究,认同是“从哲学中产生,作为名词表示恒久自性;进入心理学主要用作名词,表示个体对自我及其与社会和他人关系估量的结果”。由此可见,认同的确具有较为复杂的内涵,需要辨析和厘清。本章试图围绕主流文化认同这一核心概念,对主流文化、认同、主流文化认同和当代中国主流文化认同进行概括性的理论分析和阐释,以便确立对主流文化认同的正确理解和认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