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中国周边外交的制度模式与中美在亚洲“兼容共存”

    摘要

    本章的理论贡献之一,是从国际制度视角出发分析中国的周边外交新思维,分析中国外交在中亚、东北亚、东南亚和南亚等周边次区域分别采取的“主导参与型”“深度参与型”“积极参与型”“适度参与型”不同的制度模式选择,进而论述中国周边外交在上述次区域中可以与美国在亚洲“兼容共存”,取得“双赢”结果。理论贡献之二,是从国际制度主义的视角出发,设计了一种应对未来中美两国在亚洲的制度互动趋势的嵌套交叠模式。该模式既发挥了多边安全制度提供共同安全、克服安全困境的作用,又照顾到美日、美韩同盟不能回避的现实。如果中美在亚洲能够实现“兼容共存”,将不仅是增进地区稳定的一个新的“机会之窗”,而且也将为守成超级大国与崛起的新兴大国避免对抗、合作共赢开创一条新路。 <<
    >>
    作者简介
    石源华:江苏无锡人。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韩国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朝鲜史研究会副会长、韩国国会图书馆谘询顾问、韩国国史编纂委员会特聘研究委员、韩国国家报勋处特聘研究委员、韩国大陆战略研究所特聘会员等。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外交史、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史、韩国独立运动史、朝鲜半岛与东北亚国际关系史等。著有《中华民国外交史》、《近代中国周边外交史论》、《韩国独立运动与中国》、《中国共产党与韩国独立运动关系纪事》、《韩国反日独立运动史论》、《中韩文化协会研究》、《韩国独立运动与中国关系论集》、《金若山将军传》等,主编有《韩国独立运动血史新论》、《冷战以来的朝鲜半岛问题》、《东北亚国际关系30年》、《韩国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新探》、《韩国独立运动党派与社团研究》等,发表论文140余篇。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