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中国海洋文学的巨大蕴藏:以唐诗中的海洋书写为例

    摘要

    我国自古是一个海洋大国,因此历代文学中不乏咏海之作,然而却少有人注意。作家冰心曾在其《往事》(一之十四)中借文中“涵”之口说道:“也许是我看的书太少了,中国的诗里,咏海的真是不多,可惜这么一个古国,上下数千年,竟没有一个‘海化’的诗人。”1559978其实,我国文学中不仅不乏有关海洋的文学书写,而且数量巨大,佳作名篇众多。只是近现代文学史家眼中无海,关注、研究、评价较少,因而遮蔽了历史,误导了视听,形成了误识。这里仅以唐诗为例说明之。唐诗中“海槎”“蓬莱”等有关海神信仰是惯用海洋意象,并且众多诗篇直接勾勒和描摹了生动的海神形象,成为唐诗的一大特点。

    <<
    >>
    作者简介
    尚光一:尚光一,博士,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化产业系讲师,福建师范大学中华文学传承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张胜冰:张胜冰,博士,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
    相关报告